在南一江島160高地土坎下,留有一灘殷紅的血跡,當年,五連攻到160高地后,部隊傷亡很多。4名連干部先后受傷犧牲,指揮全連的重任由指導員徐文學擔當。
徐文學原先是基層干部,一位優秀的中共黨員和政治工作者。他常說:“政治指導員的職責,首要的是做好部隊政治思想工作。”做思想工作時,他細致耐心,發現苗頭及時抓緊解決。
有一次訓練中有個老戰士在演習場地睡著了。有人說是“練兵過度疲勞”,也有人主張“抓他典型”狠狠教育一下。徐文學認為原因沒有查清先不忙批評,解決人的思想問題,要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”,針對性要強,不能壓服。他找老戰士談心,問清為什么。老戰士感動地說:“指導員,是我想錯了。我認為在朝鮮我們能打敗武裝到牙齒的美國佬,現在打的是蔣介石殘兵敗將,它那幾個毛猴子還翻得了天?每天這么練,連瞎子都能摸熟地形了。”
這是輕敵麻痹思想,不僅是這位老戰士獨有,在部隊干部戰士中都有,必須正面教育。徐文學召開支委會統一認識,然后再全連加深臨戰動員。徐文學講到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,在戰術上則要重視敵人,在技術上還要超過敵人。他深入淺出地用雜技團演員表演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的規律,形象地教育大家,說明熟能生巧,有勇有謀才能戰勝頑敵。從此,提高了訓練質量,老戰士不僅自己戰斗動作到位,還要帶領新戰士共同完成作戰任務。
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,說這次是陸海空三軍聯合首戰,必須打好這一仗。他說自己像個新兵,在合練中有學不完的知識。在幾個月艱苦的臨戰訓練中,他風里、雨里、雪里練兵,摸爬滾打,乘船登陸島,一次次被海水浸裂皮膚,一身身熱汗濕透棉衣,就是為了保證打好三軍聯合作戰的第一仗。出征誓師大會上,在嘹亮的戰歌聲,徐文學堅定地許下:“養兵千日,用在一朝。”
他雖是首次指揮主攻連,但能按戰斗預案,從容指揮。他及時提醒排長們掌握好自己部隊,講究戰術,運用火器,越是接近攻擊主峰,越要和兄弟連隊協調一致。他要求戰士們注意戰斗動作,保存自己、消滅敵人。戰友們很受感動,希望高度近視的指導員注意安全。徐文學由衷地說道:“謝謝嘍!感謝戰友們的關心。”他叫報話員向營首長報告戰況,并表示有信心攻占160高地。他又和副連長金志芳聯絡各自方位,要求他放手指揮。安排好這一切,他隨手擦了擦滿是灰塵的眼鏡。軍械員來報告全連彈藥使用情況,他抬身轉頭指示說:“告訴后勤同志們保障供應,責任重大……”話未說完,敵人一發大口徑子彈擊中他胸部,這位26歲的優秀指導員倒下了,周圍干部、戰士們十分痛心,高呼口號:為指導員報仇,把紅旗插上160高地!
徐文學同志光榮犧牲了,他死得英勇,戰死在他的崗位上。
(椒江區委黨史研究室)